Joan 
一晃眼來美國五年了。


五年在很多從小出來念書的留學生或是在美國成家立業的前輩眼中不過是個起步, 特別前兩年有學校的庇護。但五年在正準備或是剛到美國的學生眼中卻是一個好像有什麼的時間。就像剛進公司時, 發現左右的同事都已經在公司四五年了一樣, 瞬間尊敬了起來。

MBA畢業時, 我曾一時被沖昏了頭, 以為在學校拼了兩年, 又是case study, 又是team projects, 能在龐大的課業與時間壓力下與語言的劣勢中和美國人競爭, 通過層層面試並且拿到offer的自己也許有些甚麼。然而過去這段日子跟著現在的老闆們, 讓我知道自己還很青澀。就算連同在新竹工作的三年 --- 八年, 其實連打基礎都不夠用。
 

雖然五年不多, 不過我很幸運的能在中西部的大學城與西岸加州首府近郊, 兩個截然不同的城市中生活, 中間實習時則去了東岸小住了一陣子。生活習慣的改變不在話下。過去我曾經以為沒有校園書房與誠品, 沒有舞蹈課, 沒有像家裡後院的公館, 沒有街角路口的漫畫店, 我的生命會有缺口。卻在新環境中培養了新的習慣: 習慣每天早上煮一壺咖啡打開筆記, 習慣每天運動一小時, 習慣網路上購物, 習慣安靜, 習慣將星期六留給自己。記得六月下旬偶然逛誠品, 看著琳瑯滿目的書籍與擺飾, 心裡才剛想著: ", 真的要回到台北才有這些東西! " 卻在念頭浮起的同時, 奇異地想起了幾周前剛在BCBG買的紅色針織毛衣, 想起自己很期待秋天快點來到, 好穿上給朋友們看。再次很深刻的體會, 也許生活在哪個城市並不是那麼重要, 是市區或是郊區也沒有甚麼差別。關鍵在於有沒有家人與朋友, 找不找得到生活的重心與前進的目標。 

 

生活習慣的調整是最枝微末節的, 更多的, 是說不出形容不出來的, 變化。和過去這五年的經歷緊密連結在一起。可能是跟我每到一處都從零開始認識環境與建立關係網有關, 也可能是跟我一直都在看起來很穩定輕鬆, 實際上卻充滿著不確定性, 競爭激烈的環境有關。應該也跟我一來美國就先進入了美國大教會, 現在則來到了華人教會, 外加中間參與幾個其他的華人教會與韓國教會有關。如同生活上的差異, 不管是在專業上或是教會方面, 都與我在台北的經驗與訓練完全互補。   

 

於是, 這五年是一個建立界線(boundary)的過程。之前在界線的應用上比較扁平與單面向。ㄧ個人在外地的日子, 認識自己與建立界線的層次開始豐富立體了起來。工作上, 因為相處的對象大多是不同背景, 文化與語言的人, 學習互相尊重與合作的過程有時甚至是要從拆毀成見開始才能建立共識; 工作外, 好像與一群相似程度比較高的族群相處, 應該要比較容易, 但因為大家同在異鄉, 人與人之間的互動遠比在台灣時更加密切, 更全面, 於是需要的摩合也有不同於以往的深度。當然建立boundary的過程常會讓習慣踩線的人不太愉悅, 不過我寧可硬著頭皮面對那樣的張力與衝突, 也不想在他人的情緒操弄或壓力下做出違背意願甚至是後悔的決定。基本上建立界線是為自己的決策負責的根本。 

或許在界線上最大的學習之一, 是知道如何在各個環境與層面中持守自己的原則與信念[1]。這樣的堅持, 沒有太多的加油聲, 質疑到是不少。甚至有時連自己也會懷疑, ”我做錯了嗎?” 然後就會有個細微的聲音回答我: "沒有, 你做得很好。" 於是我就會繼續堅持下去。跌跌撞撞地, 終於慢慢地在這幾年, 我開始累積一點點即使會不被認同, 仍是堅持的勇氣, 以及不斷地學習新的方式與技能好實踐自己信念的那份彈性(adaptability)

 

 

這五年也是ㄧ個"整合自己" 的旅程。我是屬於有著落差很大的兩面的人, 我會同時很認真很投入的做事, 與很瘋很幼稚的玩鬧。這個特質曾讓同工們花了不少時間適應, 而孩子氣的那一面也讓我常被貼上不夠穩重無法信賴的標籤, 被誤會, 或是被輕視。從一開始會自責自己好像個性不夠成熟, 為什麼不能像別人一樣很輕易地被信任, 感謝老闆們使我學習到我可以很年輕, 可以有自己的個性與風格, 可以做我自己, be genuine, but remember, be professional. 該怎麼說?  "Professional" 從來就不只是身上那套套裝, 不只是履歷表上的文字, 不只是學校裡教的專業, 甚至不只是做事能幹俐落, 做好被交代的事情而已。更多, 是一個不受環境優劣影響的態度, 而那樣的態度, 會帶出行動, 是在資歷專業與口才都令人自卑的環境中,"不叫人小看我年輕, 乃要在言語, 行為, 愛心, 信心, 清潔上做榜樣。" 

這樣的磨練, 雖然一開始是在工作上, 卻意外地幫助我在各個層面都有了相當程度的整合, 整個人多了一種穩定與自信。當然, 還是會有資深或是階級高的同事為了鞏固自身的權威性而打壓否定, 甚至是羞辱自己的情況 (阿不然咧? 承蒙他們看得起啊...^^”), 但就像那時大老闆說的: ”Surely they have their own weakness that they need to deal with, yet don’t let their weaknesses screw your projects up. You’ve done so much and so well. Of course, we probably can react as what they’ve done to us, but we can also choose whom we want to become.“  

  

最意外的, 是這五年我開始學習發揮影響力, 帶出改變。大老闆曾經說過:"努力做事不代表發揮出影響力。" 過往, 從來沒有人教過我"如何發揮影響力", 影響力的發揮常是時間久了無心插柳或是亂槍打鳥的美麗意外。而大多數時候發揮影響力的本身也只是個bonus, not a requirement. "發揮影響力"變成一個requirement, 才發現原來我在這方面經驗值趨近於零, 甚至連如何著手開始都成了問題。過去兩年, 我在老闆們的coaching下下足了苦功磨"基本功", 向他們學習專業, 並且追求卓越的工作態度還有出眾的溝通能力, 一塊一塊的為自己能"發揮影響力"疊上stepping stone。對我, 這樣的學習同時是在鍛鍊execution的能力, 一個能實現異象的能力。因為execution is the ability to realize visions。只是我沒想到建造影響力不只沒有捷徑並且還異常tough; 也從來沒有人告訴過我, 原來不論在任何環境, 當ㄧ個"change agent", 發揮影響力的背後, 需要付上相對的代價。

  

意外地喜歡這個造型整體來看, 這五年是一個認識自己, define自己, 整合自己的旅程, 包括讓自己想的, 相信的, 說的, 與做的一致。這樣的過程很多時候很孤單, 也不足為外人道。特別是不管在教會還是在專業上, 要從原本好不容易建立ㄧ些基業卻連根拔起, 然後要在新環境裡甚麼都沒有的掙出ㄧ席立足之處與一片天空。不過即便有時會碎碎念, 會氣餒, 怎麼總是要面對一些無法很從容的挑戰與困難, 但心底很深的明白自己有多麼幸運。若是沒有這些很扎實, 多面向的鍛鍊, 我不會能夠become much polished and refined. 

現階段學得最不到位的還是發揮影響力 --- 大概是因為這是最晚開始學的吧。大老闆在與我談到我們的級別與級別所代表的責任時是這麼說的: "職級的高低的落差, 往往就在於需要花多少時間掌握環境, 並且帶出改變。就像我們新來的GM, 他不能說他剛來這個事業體請大家給他一年的時間, 他必須要在最短的時間內了解技術, 市場與組織, 帶領整個事業體往前。" 然而即便過去三年來, 我把工作與教會服事全數壓上去的學習, 還是沒有辦法像大老闆所說的, 能很快的掌握狀況並且帶來組織的前進與改變。特別這次, 想都沒想到只不過是回台北一趟, 再回來卻發現怎麼幾乎我所有的層面又都即將再一次面對改變, 有種前三年都白努力了的錯覺。面對前方極大的不確定性, 彷彿一切又要重新開始。這樣的時候其實是會灰心的。但有時我會突然想起大老闆, 那天當他發現我未滿30, 很認真的看著我說, "不要焦急, 妳還很年輕, 還有很多時間學習。" 這樣的時候, 我會開始讀書, 讓混亂的思緒有一條可以依循的脈絡流貫; 我會開始不停地寫, 把所有的沮喪與委屈都寫出來, 直到自己安靜下來。這樣的時候我會抽離, 把自己丟進沒有人認識的崇拜裡, 在很多Bethel Church的詩歌中大聲敬拜。然後在敬拜中再次調整目光, 專心跟隨  神。

 

"專心跟隨  ", 是這半年多來一直放在心裡, 每當我好像開始患得患失與沮喪時, 就會對自己說的話。把目光從很多的異象, 應許與夢想, 從成功與失敗,   神的手, 轉移到  神的面, 於是我就能不迷失焦點。我想若是能繼續專心跟隨  , 我就能夠從五年這個時點, 繼續往前走向下一個未知的五年。

 

 

 

 

 

 

 

[1]
最近重新開始看回" 過猶不及(Boundary)”才意外地記起, 一個人的界線包含著自己的信念與原則。信念與原則define了一個人是誰。當初沒有留意到界線裡包含這一個層面, 然而卻是這幾年來自己一直都在學習的。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kishan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7)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