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How to Have That Difficult Conversation You've been Avoiding 

Intern開始第一週, 我開始看了一本早就買了的書
"How To Have That Difficult Conversation You’ve Been Avoiding" , Boundary系列中的其中一本

─── 來之前發生了不愉快的事。一開始覺得事小, 沒有必要為了小事傷和氣, 久了就因為許多沒有說出口累積下來的差異, 最後完全合不起來了。這也是我為何會開始看這本書, 因為如同書中寫的:
"We change when the pain of remaining the same is greater than the pain of changing."(p.26)


翻開書沒多久就看到:
"Many of us live in two worlds when it comes to relationships. In one world we have friendly conversations in which we avoid all disagreement; in the other we have major conflict-type conversations that tear everybody and everything up. In the first world we have connection without truth, and in the second we have truth without connection."(p.18)


超扎心的。不願意承認自己是屬於大多數人的。我很少完全誠實───最近發現, 或許我不說謊, 但我也並不誠實, 大多數時候我選擇看到卻不說出來。更多時候我選擇做個”好人”, 對於我自己真實的想法或感受妥協, 但心裡對於這樣所謂的成熟與顧全大局卻有著不認同。這或許可以解釋我一部分無疾而終的人際關係---當初壓抑下來維持了表面的和平, 便為了日後的衝突或冷漠埋下種子───也是因為如此吧, 上學期我才會選了一門好像無關緊要的課, "negotiation"。我相信談判的結果是雙贏的, 若每次連自己都無法認同這樣的結果, 實話講, 我真的不是一個很好的談判者啊!


更多, 書上寫道:
"The Latin term for “confrontation” means “to turn your face toward, to look at frontally.” It merely indicates that you are turning toward the relationship and the person. You are face-to-face, so to speak."

───從不否認很多時候我避免掉confrontation是因為缺乏對於對方真實的愛。我確實知道怎樣做是為對方好的, 但不認為對方有聽實話的容量, 自然也不會感謝我的勇氣。那麼又何必為這樣的人事處心積慮的斟酌字句呢?



看著這些文字, 不知道為何使我一直想起以前的日子。有許多回憶與經歷, 我以為我已經都將它們都留在台北溼熱的空氣裡---原來要從過去中完整地走出來是這樣的不容易, 原來我從來不曾忘記。記憶中, 我一直都當"壞人", 講別人不想聽的話, 每一次都是在挑戰自己的極限, 挑戰我還有多少朋友。聽過多到懶得算地批評, 對於別人給予的冷戰從會痛到麻木, 當然也扛了許多"使xxx離開"的名號。不管對錯, 過去莽撞的我一邊摸索一邊學, 選擇心痛之後總是繼續往前走, 於是僥倖存留了下來, 蒙神保守的變成了現在自己覺得還不錯的樣子。但對錯也許已經過了, 原來有些傷痕並沒有過了, 於是不自覺地逃避, 不想要再經歷人的問題, 反而, 形成了新的問題。


原本對於所發生的事情還蠻不平衡的, 然而尋求公義的我卻看到另一段文子:
"God created all of us to be the change agents for each other. We have a responsibility to influence the people in our lives to be the best possible people they can be."

--- 我都忘了, 原來即便不再具有身份, 我仍舊有應當盡的責任。我好像將不堪回首的事都遠遠的丟棄了, 也有能力再站起來, 但同時也不自覺地遠遠避開有任何崇蹈覆轍的可能的地方。這一年, 不自覺地變成了”好人”─── 做一個”好人”, 根本上是很邪惡的一件事, 意思就是即便看見了別人的盲點, 而選擇放任其繼續爛下去。事實上如果我可以選擇的話, 我不會再為”不知道自己在做什麼的人”花費心力。我好像很諒解的說: ”他們所做的他們不知道”, 但卻忘了我看到我知道, 我卻沒有盡到至少告知的責任。

 

我在當中找到自己。

 

相當幅度的調整是必然的, 我確信這是 神把我帶出來, 許多的美意之一, 也是我這一年的目的之一。但我不想再一次經驗過去的痛, 被視為理所當然或為自己不值的感覺; 同時我也仍舊覺得, 若是朋友, 合則來不合則散。對朋友和對小組員的責任, 包容與期待本來就應該不同。我原本就傾向慎選建立真實的關係。我不曉得, 我仍在思考, 大約知道界線在哪裡, 該怎麼做, 但實際執行起來很需要好好拿捏的智慧。Well, 但至少, 開始了, 希望今天之後我不會再犯相同的錯誤。

 
我再一次記起曾有過的期許。一直覺得自己從內到外都沒什麼出色, 但卻擁有許多很棒的朋友, 遇見很棒的人, 遇見天使。為了回報我的朋友, 我期許自己能成為我朋友「直、諒、多聞」的朋友---到今天才體會到, 原來孔子口中的「直、諒」, 其實就是誠實與愛心呢, 真的很有智慧! 不管如何, 我有很長的時間都忘記了。不自覺地選擇只做少數朋友, 「直、諒」的朋友, 但也是因著有這些很真實的關係, 我才有再一次記起這個promise的機會。


第一段引述的文字, 後面是這樣寫的:
"Our connections are best when they are truthful, and our truth is best when we are connected. The Bible calls this truth in love."

───這是我看過對用愛心說誠實話(speak truth in love)”最好最令我有共鳴的解釋了! 我承認, 那些我真的在任何時刻都想著要維持與保護的關係, 又可以誠實無偽相待的朋友, 在我看見他們的問題時, 關係有著磨合時, 因著有足夠的信賴了解, 同時心裡真的好愛他們, 我可以speak truth in love。他們也因著對於這段關係, 對於我的信賴, 珍惜並重視我的建議。以致於每一次的confrontation, 平和的或是衝突的, 最終都讓我們中間的連結(connection)更加穩固與親密。這樣的關係真實的存留下來, 並且成為生命中長期以來極關鍵的同伴與支持。



我相信這樣的看見是正確的, 神使我在安息中被恢復。我在憤怒中看見自己的盲點, 在冷靜下來後看見自己的錯誤。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kishan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6) 人氣()